最新文章
 

2020年团队建设计划

         2020-01-07        5327

  一、优化团队结构

1.专业结构优化

1)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加大团队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保持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与行业和企业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人才加入教学团队,进一步优化团队结构;争取能有2名以上优秀教师到科研机构或企业进修学习以提高学术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保持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

2)不断优化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和建设思路,至少举行两次教学团队建设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

3)根据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加的虚拟现实相关课程的培养要求,进一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课程内容,增加教学资源。

2.职称结构优化

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团队教师的职称结构,争取晋升1名教授,2名副教授。

3.梯队建设计划

1)团队将进一步加强团队队伍建设和师德教育,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教学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尽量落实到个人,指定专人指导,定期检查,持续不断,本教学团队由周文刚、张锦华老师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微课大塞。

3)了解专业最新动态,参与教学研讨会。

4)教学中突发问题、疑难问题解决方法交流会。

二、提高教学水平

1.通过现场观摩或实际听课等方式,针对课堂的效果、氛围,提供相关的教学效果信息。指导教师每学期对团队成员听课不得低于2次。

2.举行青年教师说课、微课比赛。

3.了解专业最新动态,参与教学研讨会。

4.教学中突发问题、疑难问题解决方法交流会。

5.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计划2-4名团队教师进企业培训。

6.及时调研社会需求和总结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思路和相关课程设置,强调教学的实用化效果。

  三、提高教研与科研水平

1.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本团队在教学环节中,以虚拟现实课程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以虚拟现实课程为结构形成教学科研梯队,以程序设计课程为基础创建优质课、精品课。

1)根据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大纲、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对于新开课程组织相关教师统一制定课程相关资料。

2)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推荐优秀课件一起学习,逐步提高教师多媒体授课质量。

4)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

5)聘请企业精英到校授课,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

6)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仿真教学环境,在《虚拟现实技术》课程上率先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在能力培养上突出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7)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并结合课程设计、专业兴趣小组、员工社团活动、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等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员工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综合培养。

2.教材建设

在优先采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同时,集中力量,抓住重点,突出特色,给予一定资助鼓励教师根据该课程的最新发展编写教材,力争出版精品教材。

3.其他教学资源建设

1)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与行业中的多个大型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使员工有机会认识、实践、体会社会的需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网络资源建设

利用学校现代媒体教育平台,力争主干课程群中2-3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全面开放,方便员工自主学习。

4.科研能力及科研转化教学

1)在本年内每个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不得少于1篇,其中核心论文不少于30%,教改论文不得少于2

2)积极申请省科技厅、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及教改项目。争取获批省级项目1项、厅级项目1项。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