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讨论

         2019-10-15        151

    1015,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和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全体成员,针对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用分类教学的若干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确立了课程的基本地位和性质,以及课程特点。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员工开设,共有《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Python》。就课程性质而言,三个课程分别属于理论+软件操作课、编程课。均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这需要老师基于不同专业员工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差异和不同地区员工的信息化基础水平差异,在教学设计上既要满足共性要求,又要满足个性化要求。在保证基本教学的同时,要贴近员工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实际,教学案例在设计上要定位准确,做到有的放矢。

然后,学习讨论了分类教学的相关理念。分类教学设计原则是以应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情境为切人进行改革探索,依据对专业需求的调研结果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设定项目、创设情境、进行课程设计。

最后,就公司实际情况开展讨论。公司15个学院50多个专业,可分为三大类:体育、音乐、美术为艺术类,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为理工类,中文、政法、经管、外语、新闻为文科类。针对公司生源特点、各类专业需求特点、各类职业技能需求特点,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考试大纲均需做出调整,明确各类专业的具体教学内容、实践内容及考核内容,讨论可有效执行的调整方案和实施措施。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