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听评课制度 |
![]() ![]() ![]() |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听评课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整体成员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学管理,形成以老带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工作氛围,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研室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制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听评课制度如下: 一、听课制度实施规范 1.坚持互相听课原则 教研室主任应对所属教研室教师的教学情况全面了解,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节;新进教师应主动向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节;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节。 2.随堂听课原则 随堂听课,听课教师可以不打招呼随时进课堂听课;公开课听课,本教研室所有教师参加统一组织的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和优质课评比等。 3.听课不拒绝原则 听课任何教师不得拒绝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凡属本学科的公开课,在集体听课时间,节次同段同科无课的教师一律参加听课。 4.听课全面性原则 听课者不限听本人所教课程,不限听本教研室教师,鼓励跨学科听课,互相听课,博采众长。 5.听课过程规范 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相结合,认真填写听课记录。 (1)听 听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是否有创新的地方;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员工的发言是否踊跃。 (2)看 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员工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学手段运用是否熟练;员工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 (3)记 记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听课记录应全面、具体、详细,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有对被听者的评析。 (4)思 思考教师处理教材的方式、方法及其原因,授课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如果出现错误则需思考其原因,并预测对员工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等。 二、评课制度实施规范 1.及时评课原则 听课者听课后应及时与教者交换意见,本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原则。听者指出课的成功与不足及改进建议,授课人应虚心听取意见,积极改进与进步。评议要抓紧时间,听后就评为最好。 2.多视角评课原则。 (1)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包括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教学境界。 (2)关注员工学习状态:包括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 3.客观评课原则 评课应能够客观的反应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客观全面的进行评价。在交换听课意见过程中,应准确客观的反映出授课教师的优点和缺点,方便其反思和改正。 4.评课过程规范 (1)评课者首先应确定自身的评判标准,要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评价一个教师授课的好与坏,以当前课为标准,兼顾平时上课情况,不仅要看授课情况,也要兼顾教学成绩,不能片面的听两节课就给教师教学水平下结论,有疑问可以多次听课,应排除紧张、身体等因素,要做到用心评价。 (2)领导和同事在评课过程中对教师讲课成功的方面恰当适时地给以鼓励和评价,可激励其继续努力,促进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产生。 (3)针对教师授课对象的不同层次,评课应各有侧重。在形式上应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导人。 (4)评课要将心比心,注重评价的方式方法。应在尊重讲课者劳动的基础上褒贬得当,评价要主次分明,重点问题认真仔细的分析,小错误小问题点到为止。 (5)评课时应避免在员工面前或公共场合进行,评语或讲话语气应尽量柔和,不可过于激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之一进行评课。 ①进行课下单独交谈。 ②总结大多数人共同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座式评价。 ③以书面方式汇集评价。 三、听评课制度的管理与实施 1.听评课教师在指定教学周集体听评课,非指定教学周自由听评课。 2.听评课教师需将听评课结果进行汇总,并填写《565net必赢客户端听课记录》。 3.教研室总结和分析从听课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召开讨论会议,研究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每学期结束前,听课教师填所填写的听课记录表交教研室统一备案。 5.个人年度考核标准中加入听课情况。教研室在学期末将对本学期的听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2016.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