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17-2018学年第2学期 系统与结构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8-07-10        47

本学期工作结束即将结束,系统与结构研室在学院及565net必赢最新版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根据部门的工作部署和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围绕管理教学改革,认真全面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为了把今后工作做得更好,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一、贯彻管理制度:

1、根据本教研室工作特点,逐步制订全面、规范的教研室工作细则;制定符合学校规范的教研室听评课制度和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以及教研室活动制度,学期开始提前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学期末写出教研室工作总结,并严格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坚持做到每次活动都有主题、有记录,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并交流授课技巧以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

2、教研室按照制定的听评课制度,积极开展互相听课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真正把教研室活动建设成为老师们推进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平台。每位老师至少听课4次,教研室主任至少听课6次;提倡各位教师到其他教研室听课。

3、教研室认真执行制定的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充分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认真组织教师研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同时要求教授同一门课程的老师必须以课程为单位,每两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或集体研讨。

4、制订本教研室的科研学术活动计划,组织本教研室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申报、研究工作,提高本教研室的科研学术水平,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加强团队队伍建设

系统与结构教研室现有在职教师共6人,从职称结构来看,有副教授1人,讲师4人, 助教1人 从学历结构来看,有硕士6人。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下5人,30岁以下1人。

本教研室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好、梯队结构合理、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团队队伍,教师的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大多数为中青年教师,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梯队正在形成,在各自的专业方面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教研室在增强教师质量意识方面,结合教师结构青年的特点做了许多工作,为了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由老教师进行传帮带,使新教师的公司产品能力和业务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备课态度,提高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认真把好教学关。

三、提高教学工作水平:

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系统与结构教研室组织教师全面修订本教研室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等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管教管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计划的圆满实现。本学期,我们都按计划认真完成了如下教学工作:

1) 每学期按教学计划具体组织落实本门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定期审核各位教师制定的教学进度表和任务书,并检查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

2)坚持集体备课,组织教研室教师互相听课,集体交流,共同提高;

3)定期进行教研活动,着重了解教师的教学体会、教材的使用情况,了解员工的学习情况,讨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等的调整情况;

4)组织期中教学检查,对教学进度、教案、多媒体课件、授课情况等进行了检查。对各位教师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5)客观认真完成期末的出卷,并做好阅卷、登统成绩及试卷分析和管理工作。

6)积极参与学院、系的各项活动,加强与各个教研室沟通,以确保公司产品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四、合理组织教研室活动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公司产品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配合学院的课程教学改革,使教研室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系统与结构教研室每周开展教研活动一次,每次教研活动都安排好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认真利用每一次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功能。如组织和准备教师参与教学大奖赛、组织教师搞好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组织相关课程的课程档案建设等。让教研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讨、教学交流、理论学习、共同提高的一个平台。

五、鼓励老师参与教改科研

教研室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各位教师积极参与教改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本学期教研室老师新增两门课程,分别是手机程序开发和java程序设计,老师们认真备课授课,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2018年内研室教师进一步开展校优秀课程《操作系统》的建设。

六、经验总结

自教研室组建以来,在教研室的努力下,老师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在教学和科研上比过去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总之,教研室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还比较少,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缺陷的弥补方法,工作更上一层楼。

  

  

系统与结构教研室:牛玲

2018.7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